Konica FT-1

Konica FT-1
历史:
Konica FT-1于1983年4月推出,是Konica自己制造的最后一台单反型号。在它之后推出的TC-X是Cosina为Konica制造的。
与1979年面世的FS-1相比,FT-1改进了不少。FT-1同样有电子卷片马达,机身也通过电子控制,不过在电气性能上比FS-1可靠多了。最主要的一些变化会在下面列举出来。
这台机器的操作和前任FS-1很相似,但是增加了在自动曝光模式下的正负2级曝光补偿功能,还有曝光锁定功能。要知道,曝光锁定可是Konica金属机械单反的标配功能之一,但是在Konica早期的电子相机上取消了。FT-1还增加了单次曝光和连续曝光两种拍摄模式,这样,意外曝光的情况基本上消除了。
相机的自拍器移到了机身顶部,在快门速度调节盘附近,但是自拍的闪灯指示仍在机身前部。
快门速度拨盘没有转动限制,可以任意方向360度调节。B门到1/1000秒只需要拨一下。快门和自拍都不是机械触发的,而改为电子控制。由于只需要轻轻一按即可拍摄,所以对机震的影响大大减轻了。和所有Konica电子相机一样,FT-1无法使用普通的快门线,而需要电子控制的专用快门线,从相机前方右边的插孔连接。
和FS-1相比,FT-1的取景器没有什么变化,依然非常明亮,使用裂像屏对焦。取景器的左边会提示正确的曝光光圈。LED指示灯只能指示光圈的整数值,但如果镜头设置成EE/AE自动曝光模式,半档光圈的测光仍是可用的。LED指示灯还可以提示过曝、欠曝、电量不足、手动模式等信息。
FT-1的测光表和其他的电子单方不同,使用硅光电二极管(SPD)测光。测光范围较FS-1稍有下降,从0.7EV开始(FS-1则从0EV开始)。和其他F系列的相机一样,FT-1支持最小光圈为F22的自动曝光。
FT-1的闪光灯系统和FS-1、FC-1、FP-1一样。Konica的X-24闪光灯可自动将快门设置在1/100秒,光圈控制在F5.6或F11。曝光由闪光灯上的晶体管控制,一旦光量正确后触发该晶体管曝光,之后闪灯处于关闭状态,相机处于正常曝光模式,直到闪灯再次准备好。在1979年这是个非常先进的功能,但考虑到闪灯摄影还没有那么成熟,一般情况下最好关闭闪灯控制状态。X-24闪灯最大缺点就是离镜头光轴很近,很容易造成红眼。
胶片装载系统也和FS-1一样。只需要将胶卷放入,扯出片头放到另外一头,合上机盖,装片就完成了,余下的由机器自动完成。非常简便和易用,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FT-1的后背是可互换的。不过据我所知,Konica的产品线并没有相关的配件。
FT-1有铬版和全黑版。
和机械相机不同,FS-1不使用氧化汞电池,而是通过普通的AAA池或AA碱性电池供电。这种电池很常见,而且便宜,Konica宣称1组电池可供拍摄20片,使用AA碱性电池可以拍到40卷。Konica出过针对FT-1的AA电池附件。电池没电的时候,这台相机可什么都做不了,所以记得常带备用电池在身上。
相机如果不用的时候记得把电池仓卸下来,否则电池泄漏会造成相机无法再次使用,很多FT-1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死掉的。
如果在很寒冷的环境下使用也会造成问题,低温会使电池电量流失,造成相机无法工作。可以通过电池保存包这个配件来接近问题。它使用一根长线将电池和机身连接,这样你就可以把电池放在温暖的口袋了。
Konica还为这台相机推出过定时连拍器,Konica Interval Timer,可以设定连续拍摄的时间间隔。
FT-1的电子性能比FS-1可靠的多。但是一旦出现需要修理的情况,则非常麻烦,因为相关的配件早已停产。直到2003年的时候,Konica推出过对FT-1和TC-X的维护服务,但现在早就又停止了。
据我所知,FT-1的电子系统有两套,但从相机外观上无法区分,但可以通过关上胶片后背后的反应来辨别:早期版本立即开始卷片,而后期改进版则在过了大概1秒后才开始卷片。
尽管比FS-1健壮了不少,但FT-1还是很容易坏。FT-1的所有版本对电池都很敏感,最好不要用充电电池,尤其是镍镉蓄电池,很容易由于电压或电流问题导致机器罢工。
FT-1还有一个极度稀少的版本:半幅版,1985年11月才推出。顾名思义,片幅可以转换成24×18格式。这种相机没有上市销售,是Konica送给重要客户和激励销售人员的。半格FT-1有铬版和全黑版,全黑版本极其少见,Pro-Half的标识位置也稍有不同。后来camera-wiki.org上有人反驳说这台相机并非只针对特定人群销售,他在日本名古屋的商店看到有这种相机公开销售,而且这台相机在日本还算是比较常见的。不过这台半幅机仍然没有印在Konica自己的产品目录上。这台相机不能进行全幅/半幅的切换,只有半幅一种模式,和Auto-Reflex以及Auto-Reflex P不一样。
FT-1一直生产到Konica1987年退出单反市场。
特别提醒:
FT-1的耦合镜头光圈的触发机制和其他F系列的电子相机(包括FS-1、FC-1、FP-1)不同,其光圈耦合机制的压力部件较差,不及Autoreflex系列坚固,如果用腾龙的镜头(AR卡口)会对机身造成不利影响。可能部分原因是由于腾龙的转接环对机身光圈耦合机制施加了太大的压强。如果只是偶尔使用腾龙镜头应该没什么事。
对于Konica所有的机械单反来说,使用腾龙的镜头(AR卡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对FS-1的改进:
测光表由GAs部件换成了SPD。电子系统得到强化。操作上最大的改进是增加了曝光补偿和曝光锁定功能。自拍器从前部移到了顶部。胶片速度设置从快门拨盘移到了卷片器。机身开关在快门拨盘上,结合了曝光锁定功能。有单次和连拍的设置。FT-1的卷片器也更快。
镜头群:
FT-1时期的镜头群发生了一些变化:
- 28mm F1.8 UC、35mm F2、50mm F1.7、57mm F1.2、100mm F2.8、300mm F6.3、35-70mm F3.5没有出现在镜头目录里,但并不一定停产,因为部分镜头后来又出现在TC-X的用户手册里;
- 新增了35-70mm F3.5-4.5、28-135mm F4-4.6。
15mm F2.8和400mm F5.6成了仅存的仍在售的UC镜头。
购买建议:
FT-1算是Konica最好的电子快门相机了,但仍然不建议购买,原因还是卷片马达容易坏,电池仓比FS-1还容易发霉。
如果要购买,请联系卖家确定机器是否有维修历史,价格方面,300-500人民币。
可以去日本雅虎关注是否有半幅版的FT-1。
技术指标:
类型 | 带内置卷片马达的35mm单镜头反光自动相机 |
片幅 | 24x36mm;24×36mm、24×18mm互换 |
胶片 | 标准35mm胶片 |
镜头卡口 | AR卡口,直径47mm,法兰距40.5mm |
快门 | 垂直移动电子控制金属焦平面快门 |
快门速度 | B,2–1/1000秒 |
闪灯同步 | X-同步: 1/100秒(Konica X-24闪灯) 1/60秒(其他电子闪灯组件) 1/30秒(M型、FP型和MF型) 热靴 自动检测Konica X-24闪灯 |
自拍 | 电子控制,大约10秒,有闪灯提醒 |
取景器 | 眼平取景,无修正 0.81放大倍率 92%取景 裂像屏 |
取景器指示 | LED灯指示对应快门的正确光圈值 过曝欠曝提示 手动曝光控制提示 电量不足提示 缩小光圈测光 装备Konica X-24闪灯时闪灯就绪提示 |
反光镜 | 全自动快速复位镜片,电子控制 |
曝光控制 | 快门优先的自动曝光 最小光圈F22 装备正确镜头时全开光圈测光 装备预设镜头或使用转接环副厂镜头时缩小光圈测光 |
测光 | TTL(SPD) 测光范围:EV0.7–EV19 中央重点测光 |
电源 | 4节AA或AAA电池,1.5v |
胶片速度 | ISO25-ISO3200 |
曝光补偿 | +/-2 EV 1/3级调节 |
曝光锁定 | 转换到AE-L模式下半按快门 |
装片 | Konica Auto Loading system |
过片 | 内置马达自动过片并上片 按住快门钮连拍,大约2张/秒 |
计数器 | 最多38张,打开后盖自动复原 |
退片 | 退片钮,折叠式退片杆,过片时退片钮自动上锁 |
其他特征 | 胶片拍完时LED提示,胶片提醒插槽,电子线控接口,三脚架插口 |
重量 | 570g |
体积 | 143 x 91 x 46mm |
相机图片:(Pro half版本图片来自网络搜索,定时连拍器图片来自Ebay)
很棒的网站,点赞。
不用翻外文网站找资料了。
想补充一句,那个nagoya商店应该是指名古屋市的商店。
谢谢!当时翻译没有考虑地名因素。另外外文网站信息还是更丰富和深入些,我这里不能保证实时更新。